2007年3月27日 星期二

作業四

B94611037 蔡智鴻
作業4-1
以講義第二章之圖2.5之正三角形為例,試寫出matlab程式,分別就三個頂點作動態旋轉(正三角形之邊長L=(你的學號末二碼)+10)。
L=37+10;
axis equal;
AXIS([-200 200 -200 200])
x=[0 L/2 L 0];
y=[0 (3)^(1/2)*L/2 0 0];
picture=line(x,y)
for n=1:120
rotate(picture,[0 0 1],3,[ L/2 (3)^(1/2)*L/2 0])
pause(0.005)
end
for n=1:120
rotate(picture,[0 0 1],3,[L 0 0])
pause(0.005)
end
for n=1:120
rotate(picture,[0 0 1],3,[0 0 0])
pause(0.005)
end






其實它是會動的!!!!
作業4-2
設一連桿長度為10cm,厚度為4cm,繞於原點旋轉,其另一端則以一條彈簧固定於(15,0)cm的位置,試利用matlab寫出一程式,並繪圖顯示出該桿迴轉一圈時之位置。
linkshape([10 0],[0,0],4)
axis equal;
AXIS([-25 25 -25 25])
x=10;y=0;
x1=15;y1=0;
for n=1:15:360;
x2=x*cosd(n);
y2=-x*sind(n);
linkshape([0,0], [x2,y2], 4)
line([x1,x2],[y1,y2]);
end




作業4-3



有一四連桿,其ABCD四點之座標分別為A(0,0);B(3,4);C(13,4);D(10,0),其單位為cm,若AD為固定桿,AB為第二桿BC與CD分別為第三與第四桿,各桿厚度分別為2cm,3cm,1.5cm,2cm。試繪出其相關位置。



若AB為主動迴轉桿,則其每間隔30度間之對應位置會如何?
axis equal;
AXIS([-10 20 -10 10])
Ax=0;Ay=0;
Bx=3;By=4;
Cx=13;Cy=4;
Dx=10;Dy=0;
linkshape([Ax,Ay],[Bx By],2);
linkshape([Bx,By],[Cx Cy],3);
linkshape([Cx,Cy],[Dx Dy],1.5);
linkshape([Ax Ay],[Dx,Dy],2);
for n=0:20:360;
a=Bx*cosd(n)+By*sind(n);
b=-Bx*sind(n)+By*cosd(n);
c=Cx+(a-Bx);
d=b;
linkshape([a b],[Ax,Ay],2);
linkshape([c d],[a,b],3);
linkshape([Dx Dy],[c,d],1.5);
linkshape([Ax Ay],[Dx,Dy],2);
end;




2007年3月22日 星期四

作業三

B94611037 蔡智鴻
第一大題1.

2.可以求出自己拳頭移動之最大範圍。
3. 因為這就向引擎的區軸連桿一樣。人的手臂升高到一定的高度之後,會因為 自己手的關節,而高度有所限制。
第二大題
1.旋轉對
圖中剪刀中間那個小小圓圓的應用,就是一種旋轉對。
其他如軸承、門閂、插銷。。。等。







高對與低對運動結 高對運動結屬於點或線,接處點承受之壓力大摩差力小阻力也小。
如培林中間的小球。


低對運動結接合點均為面如旋轉對、菱形對、球對、圓柱對。。。等
圖中的人工關節就是屬於球對。


3.型式閉合結或外力閉合結外型閉合結
因為外型閉合是利用運動結的形狀限制令一桿的運動範圍外力閉合結
而外力閉合是藉助外在的力量,使兩桿維持接觸狀態,如圖中的齒輪。

第三大題因為只要求四肢正好扣住一圓圈,所以我們因該可以假設人的4肢都一樣常會比較好算。
clfH=200;
r=H/2;
a=0:0.75:360;
for b=0:6;x0=b*r*pi/6;
x=r*sind(a)+x0;
y=r*cosd(a);
for c=[0 60 150 210 270]
x1=r*sind(c+b*30)+x0;
y1=r*cosd(c+b*30);
linkshape([x0 0],[x1' y1']);
end
line(x,y);
hold on
end
axis equal

2007年3月15日 星期四

作業三

題目一:
http://msa.vnu.edu.tw/~yylur/Hu3-1.pdf
這個網址一點進去,就會下載一個PDF的檔案。
然後裡面有41頁,在第26頁之後有介紹許多應用在人體上的肢體槓桿例如:第一種槓桿:支點在施力點與抗力點之間。第二種槓桿:抗力點在支點和施力點之間。
第三種槓桿:施力點在支點與抗力點之間。
也因為這個作業讓我瞭解到,原來我們的身體其實隱含的許多槓桿原理。http://www.my3dbox.com/cgtalk/topic.cgi?forum=9&topic=262
這個網址是介紹人體肌肉骨架結構圖,但是點進去之後可能要有一點耐心,因為圖太多了,開網頁很慢。
我覺得裡面的圖都很漂亮,可以補足第一個網址圖,這樣可以讓人看的更清楚更仔細題目二:我覺得發明和創造都是一種無中生有的行為,也是ㄧ門很大的學問。
而且如果要發明ㄧ個東西,在背後所要付出的努力,更是無法計算的。
依我自己的認知,我覺得創造一定要排在發明的前面,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連最基本的創造力都沒有,那他如何能發明東西呢?如果一個有豐富創造力的人,若能搭配工程設計之訓練,使其變為可預期的發展,在依據過去的學習曲線加以整合,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我想發明出一個跨時代的物品,也是指日可待的吧!就像愛迪生發明燈泡,瓦特發明蒸汽機,他們也都是先創造再發明的。
題目三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