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智鴻 B94611037本人5/17曾來上課
部落格
圖片皆在部落中http://kaohsiungman888.blogspot.com/
kaohsiungman888.blogspot.com
===============================================
請思考速度與加速度的問題,當一桿以某特定點M等角速度迴轉時,其端點P之速度方向如何?其加速度方向如何?
部落格
圖片皆在部落中http://kaohsiungman888.blogspot.com/
kaohsiungman888.blogspot.com
===============================================
請思考速度與加速度的問題,當一桿以某特定點M等角速度迴轉時,其端點P之速度方向如何?其加速度方向如何?
若該特定點M復以等速水平運動,則同一端點P之速度與加速度方向會變為如何?
若M點同時也有加速度,則點P會有何變化?
若以此推理四連桿的運動,則點P與Q之速度與加速度方向會與桿一(固定桿)之兩端點之關係如何?
與我們前面的作業分析結果有無共通之處?(參看第六章之四連桿機構之運動分析)
===============================================
===============================================
請思考速度與加速度的問題,當一桿以某特定點M等角速度迴轉時,其端點P之速度方向如何?其加速度方向如何?
假設MP間距離為r(m) P以等角速度 ω (rad/s)轉動 則依動力學定律,P點切線速度等於r*ω(m/s),其方向與r為垂直方向 並有向心加速度等於r*ω^2 (m/s^2)
以之前的作業為例
dyad_draw(4,37,.5,0)輸入桿長4, 水平角度37deg, 角速度0.5rad/s
藍色為切線速度 紅色為向心加速度
若該特定點M復以等速水平運動,則同一端點P之速度與加速度方向會變為如何?
若M為等速水平運動,則必須再加上VM,所以VP=VM+ωxr,方向則為其向量合,
加速度方面則不受影響,AP= ωx(ωxr)
若M點同時也有加速度,則計算P點加速度時則必須考慮M點之加速度,AP=AM+ωx(ωxr)
若M點同時也有加速度,則點P會有何變化?
M點有加速度,所以P點不再只有法線加速度而已,還有一個切線加速度。
和M有水平速度不一樣的地方在於,M有加速度只有影響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而已。
AP=AM+ωx(ωxr)
若以此推理四連桿的運動,則點P與Q之速度與加速度方向會與桿一(固定桿)之兩端點之關係如何?與我們前面的作業分析結果有無共通之處?(參看第六章之四連桿機構之運動分析)
若以此推理四連桿的運動,則點P與Q之速度與加速度方向會與桿一(固定桿)之兩端點之關係如何?與我們前面的作業分析結果有無共通之處?(參看第六章之四連桿機構之運動分析)
固定桿兩端分別為O點和R點,此兩點由於接地,其速度與加速度皆為0。
此時我們若以第二桿為驅動桿,則計算P點速度只需要考慮桿本身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VP=ωop x Rp/o方向與桿2垂直
切線加速度AP=αx Rp/o+ωop x (ωop x Rp/o)與桿2垂直,法線加速度則沿桿2指向O點再來我們計算Q點的速度與加速度,這時候則必須要考慮到P點之速度,Vq=Vp+ωpq x Rq/p =ωq r x Rq/r方向與桿4垂直
切線加速度Aq= Ap+αx Rq/p+ωpq x (ωpq x Rq/p) =αx Rq/r+ωqr x (ωqr x Rq/r)與桿4垂直,法線加速度則沿桿4指向O點 其中上兩式等號最右邊為利用第四桿的角速度與角加速度來計算的,因為R點為固定點,所以不用考慮R點本身速度及加速度
================================================設有一運動之曲柄滑塊連桿組合,設滑塊之偏置量為零,且在水平方向移動,試以此機構之曲桿長度及角度,以及連結桿之長度為輸入項,利用matlab寫出一程式計算在不同曲柄角度時,六點瞬心之對應位置。可順便探討六點瞬心與曲柄角間之關係。
================================================ function drawcenter(r2,th2,r3)
%輸入函數為
%r2 = 曲桿長度
%th2 = 曲桿水平角度
%r3 = 連結桿長度
theta2 = th2*pi / 180;
%首先須記得將th2換算為弧度
X12 = 0; Y12 = 0;
X23 = r2*cos(theta2); Y23 = r2*sin(theta2);
X34 = X23+r3*cos(Y23/r3); Y34 = 0;
X13 = X34; Y13 = X34*tan(theta2);
X24 = 0; Y24 = X34*tan(Y23/r3);
% 繪出各部份
draw_inner = [X12 Y12;X23 Y23;X34 Y34;X12 Y12];
draw_outer = [X34 Y34;X13 Y13;X23 Y23;X24 Y24;X12 Y12];
draw_block = [X34-0.5 Y34-0.5;X34-0.5 Y34+0.5;X34+0.5 Y34+0.5;X34+0.5 Y34-0.5;X34-0.5 Y34-0.5];
hold on;
plot(draw_inner(:,1),draw_inner(:,2),'k-');
plot(draw_inner(:,1),draw_inner(:,2),'bo');
plot(draw_outer(:,1),draw_outer(:,2),'r:');
plot(draw_outer(:,1),draw_outer(:,2),'bo');
plot(draw_block(:,1),draw_block(:,2),'k-');
hold off;
%標註
text(X12+0.2,Y12-0.2,'12');
text(X23+0.2,Y23-0.2,'23');
text(X34+0.2,Y34-0.2,'34');
text(X13+0.2,Y13-0.2,'13');
text(X24+0.2,Y24-0.2,'24');
輸入
for i = 0:360,
clf;
axis([0 100 -10 90])
axis equal
%在此必須固定座標軸
drawcenter(60,i,50);
pause(0.2);
end;
結果如動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